株洲地下管线数据信息服务中心年底将投入使用-【新闻】
系统电脑上能发现并制定对策
前一阵子,一个水管管道移位工程施工导致水管爆裂,致使株洲唐人神家园等6个小区上万名居民停水5天。如果有了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将会低很多。
昨天,记者从株洲市建设信息中心了解到,株洲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工程试验区——中心广场、长江广场两个片区已经顺利通过验收。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犹如一台检查地下管线的X光机,通过该系统,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条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材质和管道大小等。
通过360度立体实景展示地下管线信息一目了然
株洲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工程去年9月份举行了启动仪式,整个工程分片区按部就班地进行。株洲市地下管线种类最齐、埋设最为复杂的中心广场、长江广场两大片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任务。
昨天,株洲市建设信息中心地下管线科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已经在试运行的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打开电脑,进入该系统,中心广场、长江广场所有的地下管线一目了然,17种不同类型的管线以17种颜色标识出来。工作人员随手点开其中一根大红色的管线,系统马上显示出:类型:交通信号管线,地点:新华西路,埋藏深度0.93米,下一管线深度1.93米,材质:塑料等。
地下管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清晰的地下管线图,施工时就不会轻易把地下管线挖断,该系统还可以为日后管线埋设提示最佳位置。如果该地区有地下管线损坏或是破裂,该系统可以通过系统的管网分析功能,迅速锁定破损处的位置,系统还会提示应该关闭哪几处阀门,应该如何处理。“也就是说,中心广场的一根地下管线损坏了,不用去现场,在这台电脑上就可以查出毛病,并制定出对策,大大减少路面‘开膛破肚’的现象。”
株洲将出台管理办法管线管理将告别“各自为政”
光缆、水管、电线……据了解,株洲地下目前共埋设各类管线长约5000公里,种类达17种之多,形成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错挖或挖断管线的事也时有发生。
地下管线科负责人介绍说,管线普查是第一步,建成地下管线数据信息服务中心是第二步,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出台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起草地下管线管理办法,预计6月份会提交审议。
目前,株洲市已经完成了近50平方公里的管线普查、数据录入等工作,按照规划,今年8月将完成株洲城区所有管线探测;10月份建成地下管线数据信息服务中心,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