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盘根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今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印刷业14

发布时间:2021-07-26 13:12:31 阅读: 来源:盘根厂家
今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印刷业14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印刷业1.4

第四节 沦陷区的印刷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平、天津、上海、南京、 武 汉、广州等大城市先后失陷,大片领土被日本强盗所侵占,成为抗日战争期间的"沦陷区" 。而事实上,沦陷区并非仅上述这些在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华中所占据的中国领土。因为 日本侵略中国长达七十年,中国的宝岛台湾早于1895年的甲什战争为日寇所侵占;东北三省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也为日本所独吞。台湾和东三省早于七七事变数年、数十年前变成 了日本的殖民地、中国的沦陷区。由于台湾和东三省早已沦陷,尤其是台湾早于十九世纪末 即为日本所侵占,故在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一章中未作详细介绍、甚至未作介绍。意在 它是沦陷区,理应将其放在"沦陷区"中记述。

沦陷区,包括大半个中国领土,而且是沿海、沿江的发达地区。沦陷之前中国近代印刷工业 从这里崛起和发展,中国的印刷工业主要集中在这里。同时,沦陷区各地印刷业又都存在着 沦陷区特有的、类似的情况。为此,对沦陷区的印刷业,仅以台湾、东北三省、北京、上海 、南京、武汉和广州为例,作简要记述。其中,北京、上海和南京沦陷于1937年7~12月, 虽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上海存在着孤岛租界区,但其在八年抗战期间基本上是在日寇 控制之下,理应放在沦陷区记述;武汉和广州,尤其是武汉,抗战之初曾是上海、南京等地 工厂和机关向内地转移的集中地,但不久即为日军所侵占,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在日寇占领之 下,故亦于"沦陷区的印刷业"一章中记述。只是对这些地区的记述,将沦陷前那段短暂时 间的史实给予充分地介绍,以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印刷事业变化动荡的本来面目。这是需要 预作说明的。

一、台湾的印刷业 参见台湾陈政雄先生文《台湾印刷业的发展历程》。

自1895年甲什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之后,历经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任皇帝,到1945年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对中国台湾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高压警察统治。在此期间,不仅台 湾的高级官员全部由日本人担任,而且对一般职员的升迁待遇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台湾人民 遭受了殖民主义者的歧视和凌辱。与此同时,大批以关西、九州为主的日本商人和退伍军人 纷纷来到台湾,开设印刷厂、文具行。台湾的印刷业几乎为日人所独占。尤其是当时台湾各 级 政府机关、铁道部和邮电局的印件,全部为日本印刷商所包办。当时日本人在台北开办的印 刷机构以服部、小冢、松浦屋、江里口、德丸、盛进、小川等最为着名。其中服部不仅有完 备的活版印刷设备,而且还有数台手摇平台石印机和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金属印版手摆平印 机在内的、能承接彩色印刷品印刷的数台平版印刷机,具有采用平版、石版和凸版印刷的综 合印刷能力,人员多达近百人。还有一家日本人开的称作"山??"的印刷行,专司表格印刷 ,几乎 垄断了台湾的表格印刷品。除日本商界、企业界开办的印刷机构外,日本总督府也设有印刷另今年挤出机的出口一样整体下滑 所,用以印刷一元、五元、十元钞票和政府的机密文件。

在日本统治下的台北市,也不乏国人从业印刷者。规模较大的有谢火土先生创办的光明社、 陈清水先生创办的清水商行和邓进益先生创办的按方向键能够将焦点移到要设置的项目上大明社。其中,大明社的印刷厂有工人近一 百二十人,拥有铸字机、对开活版印刷机、菊半活版印刷机、四开机、平版印刷机、手摇石 版机、装订机和一些相应的磨版、制版设备。规模虽大,但设备还比较简陋。光明社和清水 商行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台北市的印刷业有百分之八十是铅印,百 分之二十为包括石印在内的平印。

当时台湾第二大城市台中市的印刷业,从事铅印、石印和金属版平印的厂家共约三四十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以活版印刷为主的"白鸡堂"和以出版印刷佛经为主的瑞成书局印刷厂。而第三大城市台南市的印刷业,反比第二大城市台中市发达。有以平台式石版印刷机为主的 四家机械化石印工厂。其中有一家拥有现代化的金属版圆压式平版印刷机,印速已达每分钟 六十张。这在当时来说是最先进的印刷机。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成功破解了铅铋冶炼困局到抗日战争时期,已有报社六家。其中台北两家,台中、台南、高雄、 花莲各一家。台湾的铜锌版凸版制版技术即始于这些报社印刷厂。而当时采用照相工艺的照 相铜锌版制版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但不可避免地也为台湾培养了一批照相制版方面的技 术人才,印刷使用的设备器材,主要靠进口。台湾仅能生产手摇石版印刷机和活版印刷机等 少数几种简单机械,以及用于书写、印刷用模造纸、印书纸等类纸张。铸字机、裁切机、平 版印刷机等机械和高品质纸张则全赖进口。

抗战末期,日军战事失利,便穷凶极恶地搜刮台湾物资,印刷业也随之一蹶不振。不仅材料 、业务没有,而且时有人员伤亡和设备毁损,给本来就比较落后的台湾印刷业又造成了极大 的破坏和摧残。

二、东北三省的印刷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军队不抵抗的情况下,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并 于1932年3月在长春建立了傀儡政权。出于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和对出版宣传文教等方 面 控制的需要,东北的印刷业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局面。即中国原有的印刷企业纷纷倒闭或萎缩 ,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而敌伪政权为了给侵略者涂脂抹粉、开脱罪责,却在加强和发展他 们由日本人经营的印刷机构。而这一畸形发展的现象在沦陷区是相通的。

东北沦陷后,东北不少原有的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以不同方式为日本人所占有。譬如哈尔滨 最具影响力的"新华印书馆",于1931年被日寇所侵占,并更名为"滨江印刷株式会社"; 1935年3月23日,在中国政府无权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将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出卖给日本满 铁株式会社,原中东铁路印刷厂更名为"哈尔滨铁路局印刷所"。与此同时,还增设了"金 泽 银行印刷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推行所谓的"国语"(指日语)教育,对中国人进行日语训 化和奴化教育,这就需要大量的日语教科书和侵略者所需的、为其侵略中国服务的报刊和书 籍,致使一些由日本人控制的印刷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当时的报纸有《满洲》(×1007段自动切换日文) 、《新京日日》(日文),《大同报》(满文),《朝鲜》(朝鲜文),《满洲每日 》(英文),《满洲日日》(日文)、《奉天每日》(日文),《盛京》(满文),《 醒时报》(满文)等三十六家,主要分布在长春和沈阳。另外,还在大连设有满文的《泰东日 报》,在哈尔滨设有俄文的《哈尔滨》和日文的《哈尔滨日日》。这些报社除满文 《醒时报》使用四台平版印刷机外,其余都有先进的轮转印刷机,其中还有两家拥有超高速 轮转印刷机。其它设备也比较齐全。参见《中国印刷近代史》第449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伪满时期的东北,出版刊物较重要者,有《月刊满洲》、《蒙古研究》目前、《兴亚》、《艺文 》、《康德》、《礼报》、《国民》等一百余种。这些刊物主要用日文、满文,也有用 蒙文、俄文者,均由日本人控制。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参见《中国印刷近代史》第449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在中国土地上出版的主要报纸和刊物,主要用日文而不用中国的汉文;对中国土地上的中国 人民,强化日语教育,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93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当时仅黑龙江省,就有日本人开办的直接用于书济南新时期试金仪器有限公司欢迎您刊印刷的印刷厂四 十一家,这还没把日本驻黑龙江省的各种机关、团体、报社和杂志社开办的印刷机构计算在 内。其中,哈尔滨有十四家,最大的是哈尔滨印刷所,曾大量印刷反共反苏书籍;齐齐哈尔 有四家,着名的是博集印刷所;牡丹江有十二家,规模较大的是株式会社共同印刷所;佳木 斯有两家。而中国人开办的私人资本印刷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呈现一片萧条景象。

三、北平的印刷业

日本侵略军大规模侵华的起点──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芦沟桥,地处北平城西南,北平(今北 京)迅即失陷。失陷后的北平,由日寇军管,北平的印刷业也为日军所控制。以 当时北平较大的商务印书馆设在北平的京华印书馆和财政部印刷局为例:京华印书馆于七七 事变后,由日本的友利洋行所控制,职工仅剩四十人左右,业务上一蹶不振;财政部印刷局 ,系中国最大、设备和技术最为精良和先进的印钞企业,1937年8月9日被日伪接管,从此开 始处于由日伪控制的艰难处境中。日本侵略者利用财政部印刷局的设备和人力,为其印制伪 钞,支持他们的侵华战争。在工厂,他们实行强化治安政策,并采取在全局围墙上架设电 ,印刷局门口及重要路口设置铁丝等障碍物,在重要处所加设岗警和派军警随时巡逻等措 施。对工人,则实行"联环保"制,将工人缚在一起,控制工人的越轨或反抗行为。

为了确保印刷局印制日伪钞票的质量,他们还通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辑唐,指令批 准财务总署和印刷局,高薪特聘日本人山上谦一、浅仓正一担任印刷局的技术官和副技术官 ,用以监督印刷局的生产活动。当时王辑唐在给财务总署和印刷局的函令中写有:"据财务 总署呈……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之国币关系至巨,印刷若不精致,影响国币信用,拟推荐 山上谦一为技师,浅仓正一为副技师……。"这两名日本技术官,在印刷局享有

灰指甲传染孩子了怎么办
如何缓解小孩肠绞痛
男人经常腰疼是肾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