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盘根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粉丝大王”邹光友的新征程:10年100亿?

发布时间:2022-06-22 15:41:11 阅读: 来源:盘根厂家
粉丝大王”邹光友的新征程:10年100亿? “我们目前正在打造一个百亿红薯产业的实施计划,未来10年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一年以后,电话那头的邹光友恢复了信心。

2008年,5.12大地震使光友薯业遭受重创,仅集团厂区的直接损失就达2000多万元,其在绵阳周边地区的薯业生产基地基本上荡然无存。

时隔一年,目前光友薯业的生产经营已经完全恢复到震前的状态,2009年力争实现3个亿的销售收入。

从1992年创业至今,光友薯业17年间做到了年产值2.8亿元。

要在未来10年做到100亿,这是横在邹光友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方便粉丝专家”技术制胜?

“我们去美国开拓市场的时候,希拉里接见我们,我们送了两碗粉丝给她吃,她很高兴。”

说起2007年在美国向希拉里“兜售”光友粉丝,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邹光友至今兴奋不已。

相比十几年前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粉丝的情景,邹的确有兴奋的理由。

1982年,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毕业后,邹光友先后被安排到安县、三台县政府工作。

1990年-1992年,在担任三台县建设区科技副区长期间,邹光友受命把甘肃的红薯高产技术引入当地,使得建设区当地的红薯收成增加近两成。

只可惜,红薯价格低廉,薯农并没有因增产而增收,而红薯也大多被用来喂猪。

从小吃红薯长大的邹光友对红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薯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也让他倍感困扰。

1992年,邹光友决定要挑战自己,辞去科技副区长职务,成立“绵阳光友特产技术开发公司”,开始搞红薯粉丝研发、加工和销售。

2009年福布斯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显示,2007年,光友薯业销售额达1.3029亿,而据统计,2007年,全国方便粉丝市场的销售规模约7亿元。

十几年过去,邹光友的光友薯业已经成为国内方便粉丝行业的主导企业之一,产品销售网络不仅覆盖全国各地,还销往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地。

目前,光友薯业与绵阳2万多户农民有合作协议,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技术创新”是光友薯业实现蜕变的一个秘方。

1992年,邹光友运用生物净化脱色技术,改变了传统红薯粉丝粗、黑、沙的特点,生产出细、白、柔、润的精白红薯粉丝,并以其爽滑的口感赢得了顾客。

这是邹光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也使得红薯粉丝的价值大大提高。

那一年,他赚到了5000多元的“第一桶金”。

创业伊始,邹光友就在琢磨:能否让人们像吃方便面一样,吃红薯粉丝?

1997年,他终于研发出方便粉丝,使光友粉丝跻身快餐行列,这项技术不仅增强了光友产品的竞争力,甚至添补了中国乃至世界方便食品行业的空白,同时为邹光友赢得“方便粉丝之父”的称号。

2000年和2005年,邹光友又先后发明了无明矾粉丝和全薯营养粉丝,完成了第三、第四次粉丝革命。目前光友粉丝和光友薯类加工设备先后获50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0项。

技术改进不断为光友薯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邹光友也把“方便粉丝专家”作为标榜企业的广告语。

“光友现在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技术。”邹光友称,他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300多万元。

光友的官方网站显示,光友薯业目前还从事粉丝加工设备销售和有偿技术转让,包括其新近的技术成果无明矾和全薯技术。这部分收入约占其整个销售额的1%。

既然技术是光友薯业的核心竞争力,转让技术不是在自我削弱吗?

邹光友的解释是,我们不卖还是有人卖,我们卖还可以让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能够参与竞争,同时也可以培养竞争对手,激励光友继续进行技术创新。

而光友薯业的内部员工透露,他们是在有了更好技术的基础上才转让之前的技术成果的,所以不会影响光友的竞争力。

太原皮肤专科医院
太原皮肤专科医院
太原皮肤科医院哪家好
太原皮肤病医院哪家好